【身边的榜样】向内认知,向外行走——访公法院2019届模范毕业生江润洲
时间:2019/05/18 18:31:00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工在线 作者:公法院 谢艺瑜 点击:

【人物简介】江润洲,被录取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了“20172018年度校一等奖学金”的荣誉,荣获“20172018年度校三好学生标兵”、“20162017年度优秀学工旅行生干部”、“20172018年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称号。参加的“星途义工旅行”项目、“大学生创业公益服务平台”项目,均获湖南农业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其中“星途义工旅行”项目入选SAIL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百强作品。

 

工作中的江润洲(图中)

竭尽全力 金榜题名

“其实那天收到录取短信的时候,我是很平静地接受的。”谈到被中南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江润洲始终保持从容的语气,但在了解到他的考研历程后,才明白那一份平静的背后是比旁人经历了更多的磨练。

从高中开始,中南大学便是江润洲向往的学府,于是他大一就决定考研。随之而来的,除了更加刻苦的学习,还有与之剧增的压力:学校招生名额有限、中途不断有人放弃、在志愿的抉择之间徘徊等等,这也不断警醒他务必要比别人更努力。考研期间,江润洲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到图书馆学习直到闭馆,回到寝室之后再继续复习一个小时。备战考研之余,江润洲还投入大量的时间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从而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所有惹人羡慕的优秀都是如此,拼的不是起点,而是耐力与成长的速度。” 江润洲如是说。

 

采访中的江润洲(图右)

锻炼自我 从中收获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会倒。”这是江润洲的座右铭。大学期间,江润洲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并兼任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席,负责就业创业工作。由他先后邀请多位知名企业家来我校开展的讲座,取得良好反响。三年学生干部工作的锻炼,使他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江润洲不仅在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对创业还有自己的见解。他参加了两个本科生团队——“星途义工旅行”项目、“大学生创业公益服务平台”项目。两个项目均获湖南农业大学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其中“星途义工旅行”项目更是入选SAIL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百强作品。

同时,江润洲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先后在桃源县广播电视台、桃源县信访局、芙蓉区政协参加实习。与基层更近距离的接触,帮助他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2016年暑假期间他随大学生支教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北塬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陪伴当地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扬,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生活中的江润洲(图)

自我规划 清楚认知

大学期间,江润洲在各种尝试中加深着对自己的认知,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最初,他打算担任公务员,但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实践和成长后,他有了留任高校的意向。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在谈到未来人生规划的时候,江润洲给自己定下这样的目标。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计划,他表示,希望得到出国交流的机会,而且也有继续攻读博士的想法。

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而江润洲已交出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他也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所有的优秀都取决于自己,其他只是锦上添花。努力,奋进,拼搏,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貌。

责编:赖星辉

审核:薛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