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杨漫,女,湖南农业大学15级农学院农学隆平班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19年优秀毕业生。2015-2016任院纪检部干事并多次获得月先进干事荣誉称号,2015-2016任花卉协会网络部干事,2016-2017任院纪检部部长,2016-2017任省级科创项目主持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献一篇,第四作者参与文献一篇,第六作者参与专利申请一项,获得第四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三等奖;获得 “吉瑞奖学金”、“大北农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和“南方粮油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的隆平班奖学金。现已被保送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生活中的杨漫(图)
在迷雾中前行
初入大学时的杨漫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迷茫期。她谈到,自己就读农学专业完全是由于某种机缘巧合,在此之前也未曾想过自己会选择农学。她坦言,自己大一大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也考虑过转专业的事情。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或者自暴自弃,一方面,她主动去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专业;另一方面,由于农学与科研联系比较紧密,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又有了一些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感受。大三的时候,她在实习基地参加了插秧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她同时也在思考,既然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那为什么这份工作不能是自己呢?虽然这个专业会比较苦,比较枯燥,但自己能够为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并且从中收获到满满的成就感。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中,她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杨漫的获奖证书之一(图)
在潜行中升华
杨漫不仅对当下的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而且还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她打算读完研究生后继续深造读博,对于以后的职业方向,她大概会选择做一个科研人员,或者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光鲜荣誉的背后总是成倍的艰苦付出,杨漫发表的一篇篇专业论文和她获得的一个个奖项离不开她和团队在实验室夜以继日的奋战。常与实验室打交道的她,需要观察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有时还会遇到各种难题。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做发芽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她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满怀信心地再一次尝试,然而成果将要出来时,她突然发现发芽盒被老鼠打开了,老鼠吃光了里面的种子,实验不得不终止。虽然很不甘心,但这次意外也教给她除了人为因素,也要考虑非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大学四年,杨漫特别佩服的一个人是自己的导师,导师的勤奋、认真深深地影响了她,也坚定了她继续深造的念头。
于奋斗中收获
在学习和生活中,杨漫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与挫折,比如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话,实验时出了差错,对未来的迷茫。有些课程的授课老师讲课时带有比较重的地方口音,她作为一个外省人时常会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她在课后会主动去和老师还有同学交流,不让自己留下疑惑。她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同的是,她的身上多了一份认真与执着。当谈到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时,她认为,这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头。大三之前,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保研的事情,她一开始的目标是考研去南京农业大学或中国水稻所。事实证明,懂得把握青春的人,青春也绝对不会辜负她。
三毛曾在《雨季不再来》说过∶“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内心足够坚强的人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只要你足够优秀,属于你的东西终究会回到你的身边。正如杨漫,专注于自身,努力盛放,一路向前。
责编:罗锦华
审核:薛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