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教育学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时间:2020/06/15 12:06:00 来源: 作者:湘农教育公众号 点击:

湘农教育

简易白云分割线

曾经只听过而未曾见过的毕业季�,从今日起,我们也开始有机会去触摸。尽管如此,我倒希望这时刻能晚些到来。

 

 

知足

农学教育版

演唱:肖宇英

改编自:五月天

作词:肖宇英、盛伟

 

大一大二大三艰苦奋斗

进入大四后一切又从头

四六级要发愁,期末复习正忧

生活费其实也很难去开口

等到大四以后收敛自由

梦想考研却又无从下手

漫长沿途悠悠,保送的名额

没有转眼间择校时间紧凑

什么政治基础,什么语法阅读

一个化学结构就看了一下午,错题还有太多

情绪经常低落,有太多时候想要挣脱

时光一去不复,只能昂首阔步

行走在艰难的考研征途,泪水渐渐干涸

勇敢面对挫折

不变初心,不变的是信念巍峨

心上人不能见面约会没有时间

天天复习衣着不再那么光鲜

游戏早下线,化妆品也很久没见

快半年没有点开朋友圈

政治要先背马原单词近五千

还有那遗传学不知还有多少页

专业课经常要看,那么多学校要选

每天的计划永远都在改变,都在改变

什么时政当代,栽培作物

最后的毕业论文总是改了又改

毛中特记不起来,翻译不明白

顶着黑眼圈不禁发出感慨

单选多选交错,育种大题穿梭

尝尽孤独苦涩,才能冲破阻隔

 

大一时的青涩,你们还记得吗?

翻开这书本,这故事的开头是什么?

2016年9月10日,我们怀揣着梦想,走进了这曾有过无限憧憬的大学校园。西田草坪上,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们每个同学都“小心翼翼”的进行自我介绍,那时的我们是羞怯的;第九教学楼,是我们的破冰之旅,我们开始慢慢敞开心扉,那时的我们是稚嫩的;体育馆旁球场,是我们大学军训,我们渐渐变得活络起来,彼此帮扶,那时的我们是坚毅的。

 

宿舍楼里,我们开始第一次给自己写信,小小的笔头,落下的是沉沉的flag,那时的我们是憧憬的。

 

东田操场上,是我们大学的第一堂考试,开考前心中无数次祈祷着不要挂科,六十分万岁,那时的我们是天真的。

 

第七教学楼,是我们第一次上课,那时发现上课不再是固定的教室,不再是固定的座位,为了一个靠前的位置,会早早从寝室出发去教室,那时的我们是充满活力的;大礼堂,是我们第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始散发异彩,在比赛中,可能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第一次站上舞台,但我们仍然我们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时的我们是充满信心的;篮球场上,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男同学在场上挥汗淋漓,女同学在场下呐喊助威。

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开班会、第一次竞聘学生会干部、第一次参加社团、第一次参加校运会......念念不忘的大一青涩时光,或许被我们慢慢的尘封了,而再次唤醒我们的,可能是在一条林荫小道上,可能是在十字街头,亦可能是自己难以忘记的某个瞬间,便勾起了所有。

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旧的,必然会迎来新的,这便是公平。曾经流淌过我们心中的那些悸动,是我们青春的形容词,亦或是遗忘,更易被唤醒。

 

大二时的踏实,你们还记得吗

翻开这书本,这故事的发展是什么?

大二的我们开始以更崭新的方式,打开大学生活。慢慢褪去青涩、懵懂,开始自己的脚步,试着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我们的步伐开始迈的更加踏实,迎着朝阳奋勇拼搏,绽放出属于我们的风采。

还记得,我们全班一起参加校级的团风大赛,排练的过程很累,但是我们却从未放弃,我们互相鼓励,做彼此最坚实的后盾,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荣誉。

 

还记得,我们前往耘园参加农耕操作,回来时大家都成了“泥娃娃”,但脸上的笑容却始终都在,也许是彼此的陪伴减轻了劳动的苦闷,当然也许是这泥土确实芳香;还记得,在浏阳河边,全班一起组织烧烤,微风拂面,大家享受着闲暇时光,那时的我们轻松、愉快,仿佛所有的压力与不快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都希望时光就停留在此刻。

 

阳光正好,希望身边永远正好是你们!

 

大三时的汗水,你们还记得吗?

翻开这书本,这故事的高潮是什么?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大一大二匆匆过去,大三显得的略有些不同。这一年我们实习了,在浏阳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生产大实习,这是让我们值得永远值得记忆的日子。

 

我们一起包饺子、开插秧机、挖地、吃火锅、演哑剧、插秧......生活丰富多彩。这一场实习我们都变成了能下地上厨房的全能人才。那时的我们像今天一样没有多少课,可想到以后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就显得格外的落寞。

那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为青山绿水所环绕,俨然一个幽静怡然的世外桃源。我们顶着烈日一起耕种瓜果蔬菜,田里赤脚插秧割稻;也看日出日落,闻鸟语花香,用双手摸索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滴咚,汗水滴落,作物与友谊茁壮成长。

《稻香》里唱,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是你在偷笑吗?不,是我们这群回忆的人。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再见了,沿溪小镇!再见了!大三遇见的瓜果蔬菜,没有学士服、毕业照的毕业季里,实习合照不就是我们最美的毕业照吗?

 

大四时的拼搏,你们还记得吗?

翻开这书本,这故事的转折点会是什么?

扬师范之正气,展园丁之风采

十月的秋天,三十一名农学教育班同学怀揣着的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从湖南农业大学播撒至各所职业中专学校,等待实现我们的教师梦。

教学:听课——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与交流。

复盘:实习结束后,班主任老师召开实习体验分享会议,会议上时有同学在回忆这次经历时泛起感动的泪水。

感动:如果这次去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大学的重要性,那么恭喜我们,我们做到了!

水滴石穿业精不舍,海阔天高学贵有恒

我们是研途中的勇士,一张名单,陈列每一位考研人这一年的迷茫、拼搏和坚持。

 

未来的我们,又将去向何处?

翻开这书本,这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

一别六月,农大的花开了又谢,或许往年在花树下拍照打闹的情景你还记得吗?一别六月,宿舍的桌子大概积满了灰尘,或许宿舍的房间号你还记得吗?一别六月,是冒着秃头的风险熬夜赶论文,还是给各大公司投简历请求被“翻牌”?一别六月,农大的记忆逐渐模糊,或许熙熙攘攘的食堂、永远打不完的篮球、上课前校园里匆匆的人群你还记得吗?等开学办理离校手续的时候,很快又要面临分别。但是请你们要记住,你们永远不会是一个人哦!

其实这故事的结局还很遥远......

致谢

四年时间霎瞬而过,在此,农学教育16-1班全体同学感谢母校湖南农业大学、班主任夏棣稀老师、学院各位老师、各科任老师的指导与鼓励,让我们得以在农大不断成长,从当初那些初乳臭未干的小子变成了可以独挡一面的大人。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农学教育16-1班的故事没有终点,只会有无数个新的开始、新的发展和新的期许。

过去的农学教育16-1班,再见!未来的农学教育16-1班,你好!

 

 

 

农学教育16-1班

班主任:夏棣稀

助班:罗铠、吴小平

班级学生:周琪、胡卯、贺云江、黄双芳、胡旭、尹木金、刘思思、李水晶、孙慧敏、盛伟、谭焱、甘晴琴、丁小梅、戴晨曦、邓远坤、乐丹妮、姜胜国、肖宇英、赵薇、王德、黄雄、万琼霞、何思、刘赵文、唐慧、张露倩、于玉凤、李珠银、赵正芳、陈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