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是长期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之一;企业扩张缺人,缺乏适用的人才,是限制企业长期发展的瓶颈所在。之所以学生与企业之间无法找到最佳配置,是因为双方缺乏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如何加强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交流,是摆在现今高等教育面前的难题之一。我院在完善教学体制方面,实施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院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方面一直不断完善。动物医学院与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开设企业班,设立奖学金、科创基金,举办全国大学生动物技能大赛等,旨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畅通的交流和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正大”班只是我院开设的众多企业班中的一个,本年度将有六个不同的企业班成立,其中不乏与北京扬翔集团、大连三仪等国内知名农牧企业合作办学。通过长期与企业合作,以设立企业班等不同形式的交流,使得兽医人才近年来在人才市场成为“香饽饽”。据我院就业负责人透露,动物医学院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名列全校前列。正是由于动物医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校企合作,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方式,知晓行业前景走向。同时企业也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根据自身的不同需要,针对性的培养人才,缩短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要求与学校联合培育人才。据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伟光透露,经常会有企业打来电话,希望能与学校磋商,设立奖学金或者开设企业班。北京生泰尔集团与我校动物医学院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去年成功开设第一届“生泰尔”班,生泰尔集团副总裁姜殿国表示,生泰尔集团以“合作办班”的形式将学生岗前培训提前,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用人迫切、学生工作前需适应了解”的矛盾,实现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为校企联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新模式,实现了“企业、学生、家庭、学校”的多方共赢。
同时,生泰尔集团于今年联合我校,在11月14日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动物医学技能大赛,吸引了包括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内的19所全国重点农林院校参加比赛。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适应时间。代表我校参赛的郑文同学表示,在企业的实习期间,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并让他懂得了企业运作模式,也为他们这次夺得特等奖打下基础。校企合作的多方共赢模式让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据悉,我校动物医学院本学期已经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多名学生已和企业签约,预计11届毕业生就业率将再次突破90%,动医学子就业情势持续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