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巾帼外表须眉心 女儿励志“机制”情------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工学院袁静
时间:2009/04/08 10:44:46 来源: 作者:工学院宣传部 点击:

袁静,女,中共党员,湖北广水人,现系我校0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二班学生,曾任工学院宣传部干事、班级团支书、08级新生助理班主任。07、08学年分别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标兵”。

校“金工实习”场地里,一群学生在忙活着。在这群身材高大,满身油污的男生中,突然闪出来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 “我自己来!”只见她麻利地卷起衣袖,双手抡起一把大铁锤,咬紧嘴唇,眼睛一直盯着一枚要打孔的螺母,毅然砸了下去……眼前这个清秀的女孩就是袁静,是当日实习场上唯一的女生,站在一群男生中,她显得那么的小巧,那么的娇柔。

“我就要学‘机制’,多掌握门技能。”

2006年袁静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原本打算复读的她,却偏偏被一时乱填的机械专业给录取了。在父母的劝说下,袁静带着希望离开了湖北广水,来到了湖南农大06级机制2班。“机制” 是一个比较男性化的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是个学习难度很大的专业,工作要求高,强度也大,对女生来讲就业条件有点苛刻。于是,第二个学期,袁静考虑是否该转到自己擅长的英语专业去。

“如果你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上还能学好机制,那么你就能多掌握一门技能,会为今后就业增添不少筹码”。对袁静理智地分析自己转专业的想法,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启定很是欣赏就帮她深刻地分析了她学机制专业的利和弊 。刘副书记这句朴实而耐人深思的话让袁静思考了很久。尽管她很认同刘副书记说的话,但是她没有立刻作出选择,因为她知道“机制”界可以称得上是“男儿国”,自己身为女性,要想争取一席之地,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男生能够做到的你一样能做到!” 看着袁静担忧学不好难度大的机制专业而犹豫不决时,懂她心思的母亲联合家人、朋友一起支持和鼓励她。得到亲人支持的袁静,终于下定了决心留在机制专业,她不信自己会比男生差。“而今我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机制专业的学习上,成绩也很理想,对于掌握机械方面的技能,我现在也可以说算是入门了。”

“我要扎根在‘机制’的土壤里。”

性格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再次选择“机制”后的袁静开始了她在这个行业里新的奋斗。《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机制绘图》等,这些让工科学子头疼的课程,也成了她培养专业兴趣的绊脚石,于是她强迫自己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难题,有时候袁静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不厌其烦地对照参考书看课本,有时甚至采取“抄书”强记的死办法。虽然刻苦的学习让袁静每个学期的平均分都保持在85以上,很快从同学中间脱颖而出,但她并不满足,她需要的是对机制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壤里。终于努力钻研的她找到了这个让她热爱机制专业的突破口。

“金工实习” 是一门实践基础课,主要培养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具备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是学好“机制”专业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实习中,袁静需要完成的是锻造一个常见的机械零件——“六角螺母”。螺母虽是常见物品,但是袁静说不出来它的锻造流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在一瞬间就划开了,袁静终于明白只有学以致用,才会使她真正爱上这个专业。为了锻造好这个六角螺母,袁静没少花功夫。她除了专心听老师讲要点,盯着老师操作外,细心的她还会不时的记下锻造加热过程中,生铁外形不断变化时的温度值,螺母的长、宽、高及内部滑丝的大小和螺旋方向等等。螺母成型中打孔至关重要。怕袁静力量不够,打孔时造成偏差,班上大个的男生都愿意帮她完成这一步。“我不害怕反复试验,如果我不自己操作,那么我就不知道螺母打孔时需要的力度,就永远学不会锻造螺母,更学不好‘机制’这个专业了。”她谢绝了同学的好意,坚持自己动手打孔,毅然抡起大铁锤对准螺母中心砸了下去,于是有了开篇我们看到的场景。

为了能学好“机制”,袁静选择了和男生一样地努力,甚至更拼命。在“锥齿轮减速器——开式齿轮”的设计当中,从电动机的选择到滚动轴承的选择,再到减速器附件的润滑与密封等,完成整个设计需要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如果使用相应的软件计算,则可节约一个星期的时间。班上同学都选择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袁静却只选择了一只笔、一个计算器,十来本能帮她完成设计的参考书。为了弄清楚设计的来龙去脉,她在图书馆整整“泡”了两个星期。尽管在设计过程中,她两次选错了电动机的联轴器、选错了轴承等,但是她并没有灰心,而是不断老师和同学请教。正式这些小错误,让袁静对机械设计更加入迷了。陶醉在机制世界里的她只想学多一点,再多一点,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壤里。当指导老师杨文敏看到袁静的设计后,也禁不住感慨:“在袁静纤细的外表里面,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要么不做,要做就会全力以赴。”

“我的生活很平凡,但是充实更鲜活。”

袁静骨子里的好强与上进,使得她不甘于生活的平静。在班上,袁静是唯一的女生,为了能早点融进班集体,她积极地竞选团支书一职。“也许他们不愿意和我争吧,毕竟班上就我一个女生啊。”回想大一成功当选团支书的事,谦虚的她依然相信是班上男生在照顾她的感受,怕她委屈。但是班上同学赵宇飞在回忆大一的生活时如是说:“袁静看起来娇柔,开始我们也担心她怎么可能把班上的28个男生团结起来。可她做事踏实认真,和我们相处得也很融洽,班上同学都很欣赏她,也很乐意配合她的工作。在她策划和组织的养老院之行、风筝大赛等活动中,我们班还获得最佳策划奖呢。

那时侯“停不住”的袁静还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来锻炼自己。新生文艺晚会的舞台上;拔河比赛的现场中;各类演讲赛的赛场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与此同时,袁静还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减轻父母的负担,至今仍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她的第一份家教。那时候除了要完成繁多的作业外,每天晚上她还要骑自行车出去教一个初中生的物理,经常是等忙完后赶回宿舍时,有些室友都已经进入梦乡了。

身兼数职的日子是忙碌而充实的,偶尔袁静也会疲倦,会在朋友结伴外出玩时感到寂寞。可回首时,袁静却很怀念那段时光,尤其怀念在 “十人间”宿舍里与那群善解人意的“姐妹们”一起度过的日子。在室友的眼里,袁静是最忙的,但是在悠闲的时候,她也喜欢看些历史和励志类的书籍来开阔视野。还常常和大家分享说,体验别人的故事,可以增长许多见识,尤其是许多自己可能无法经历的事情。她还喜欢和别人交流自己对生活对专业的思想。偶尔,也会为了某一个观点跟大家争论,不争得面红耳赤决不罢休。

天道酬勤,洒下汗水,就不会收获荒芜。袁静在艰辛付出的同时,各种荣誉不期而至。“成功在别人眼中是鲜花和荣誉,于我只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面对已有的荣誉,袁静如是说。即将步入毕业班的她,较之以前,多了份成熟与稳重。深爱着机制专业的她,毅然选择了继续在本专业深造的道路,她坚信在机制的世界里会一片有属于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