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非常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这次采访。此次采访主要是在迎评期间向大家展现我院的特点,而我院的机器人小组则是其中之一。那请问您机器人小组是在什么建立起来的呢?
老师:机器人小组是你们沈学长提议并参与建立的。他从高中就对机器人制造非常感兴趣,并非常想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就为了能够主修一个自动化专业,他连续考了三次考试。终于填取了我们农大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并成功被录取。之后不久,他就在学校;里面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接着他们向院里的几个老师提出相关策划,结果被
记者:我们小组活动都有些什么呢?
老师:我们小组工作内容主要是机器人制造和电子这两个方面。具体的参赛项目有电子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设计比赛。
记者:我们机器人小组的建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吗,比如对我们学校和同学?
老师:可以说我们机器人小组的成立及发展对我院的学风建设、知名度还有创新精神的建设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机器人小组是一个常年成立并常年开展创新活动的团体。在知名度方面,中央电视台去年好像是播出了我们的六场比赛吧。这至少向电视机前的观众门展现了我们农大学子的较高的创新精神,还有我校在机电一体化这方面的教学水平。当然,它对我们同学也有相当大的帮助。我们的同学在工作的过程中个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说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维护、创新能力等等。我们小组成员一般到大三就被一些知名企业订光了,而且,他们的工薪都比较高。现在学校很多老师搞科研,他们都有去参与研究。我想,这次评估专家组来考察我们实验室的话,我们将以的信心欢迎他们。
记者:那我们机械小组的成员是由老师发现还是同学们自己主动报名参加的呢?
老师:自己申请。我们小组每年都会向全校招生,每年也都有很多同学报名参加。还有的同学甚至亲自找到我们研究室来。我们这是开放式教育,所以说—来者不拒。但是你报名之后所进行的培训,都是以学生自学和创新开发教育为主。在给定的时间内,能够适应这种教育,并达到我们要求的同学,就留了下来。剩下一些,感到吃力的也就自动退出了。
记者:那位学长在跟大家说些什么呢?
老师:今年的机器人比赛就快到了。大家现在正在讨论比赛的准备工作。像机器人测验、结构应该怎样调整等等。我们对于不同的队伍用不同的打法,绝对不会完全按照一种方法去对付多个队伍。现在我们已经制订出四种作战方式了。
记者:那我们机器人小组在现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老师:我们到目前为止的话,我校是唯一一所能够杀入全国32强的农业院校。在实力方面,相对于哈工大、西安交大、国防科大等重点大学,还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我们这个实验设备、师资水平、学生起点相比之下比较低。但是,我们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省内有很多学校都尝试过,像商学院、长沙理工、还有其他院校,但是最终能把这个比赛打下来的就只有我们学校和国防科大。而且我们连续四年取得比赛资格。
记者:那您觉得小组里的同学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怎样?
老师:同学们的都各有各的个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团结。也就是说呢,在我们的团队中,你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怎么样,为了团体的共同目标,你必须与队友们团结一致。不要问自己能得到什么,而首先要闻自己能付出什么。而且为了这个团体的话,不要记个人得失。走到一起就是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他们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认为他们都是最好的,最棒的。在这里吃了这么多苦,也还是坚持下来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我们这里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的热情。所以,我有时候想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就能熬通宵,可以在实验室地板上睡觉,可以工作得忘记吃饭……而且,现在他们的最终梦想就是,连续这几届的同学们啊,毕业以后,将来要一起成立一家高科技公司。希望这群孩子们能够实现它吧。
之后,老师还请我们看了他们以前的许多相片,还有中央电视台播出过的我们小组胜利的比赛视频。旁边的学长们和老师都一边介绍一边开心地笑着。我在心底,忽然有些莫名的感动。这次采访,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真心祝福机械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造出来的机器人越来越出色!我们轻轻地将门关好,我们知道,他们又将扎入工作当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