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访工学院2019届模范毕业生汪豪
时间:2019/05/26 22:34:00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工在线 作者:工学院 崔力凡 林贞希 点击:

【人物简介】汪豪,男,湖南农业大学2015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求真杯”创新比赛三等奖等荣誉,申请了名为“水体增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曾参与湘潭水文站、白鹤滩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等实地考察学习,现已被同济大学水利工程专业所录取。

 

学习中的汪豪(图)

方法与目标是核心

如今考研形式愈演愈烈,初试分数尤其重要,对于初试丝毫不能懈怠。汪豪认为,在备战考研时,最主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方向,然后要为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他在备考时对待每一科目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英语,前期是单词和长难句的知识储备,后期则是大量的阅读积累:数学,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政治,进行一定的选择题练习和大量的背诵;专业课,要结合大纲画出重点,冲刺时进行一定的总结。

 

汪豪获得的荣誉(图)

坚持和自信是保障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初试的长战线对于考研这场‘马拉松’来说,也只是一半,只有坚持到底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汪豪在采访时针对复试准备说道。对于很多考生惧怕的面试环节,汪豪建议,梳理好具备个人经历的简历,并将中英文自我介绍反复练习,选用模拟面试的方式,消除部分现场考试的紧张感。

汪豪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去找信心,要去了解复试内容,针对性地做准备。“坚持”要体现在紧张与恐惧下的不放弃,在中英文面试时要抓住实际方面、主流方向来展现自己;“自信”要来源于自己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可以用自己初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生活中的汪豪(图)

合理解压是最佳助力

备战考研的时间短,学习难度、强度格外大。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怎样才能保证每天十小时的高效学习呢?汪豪向我们分享了他的解压方法。首先,要学会运动。运动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此外,音乐是释放压力的另一途径,欢快的节奏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繁琐题目带来的不快与焦虑。在大学四年生活中,汪豪也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心健康。

成功只给予有准备之人。成功考研到同济大学,是汪豪积极备考和努力的结果。对于人生的新一段征途,他表示,他期望在新的环境中闯出一番天地,也不会忘却母校给予的所有光荣。

责编:史玲玲

审核:薛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