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至真至诚,方能动人 ——访公法院省级优秀毕业生李洋
时间:2019/05/03 22:10:00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工在线 作者:公法院 胡怡娇 点击:

【人物简介】李洋,女,预备党员,被录取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研究生。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校级二等奖学金,撰写并发表了三篇期刊论文,荣获“2015-2016校级优秀团员”、“2016-2017校级优秀团干”、“2017-2018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曾担任公法院就业信息服务部部长、就业副主席。曾参加校级科创课题,主持过校级德运实践项目。在湖南省第二届高校MPA案例大赛中,作品获本科生组本文赛第三等级。

 

生活中的李洋(图)

诚于己:主动学习,循序渐进

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发表期刊论文,顺利考取研究生,一路上,点滴的努力持续地累积,才成就了她每一次的成功。“做好一件事情是不断学习、不断克服困难的长期过程。”她感慨道。每一次小的进步都是对她努力的肯定,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诚恳而渴求进步的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坦然于心,践于行。

考研作为改变人生的关键途径之一,大多数人会将之与高考相提并论。然而,考研不像高考,绝大部分需要依靠自律和主动。谈及自己的考研经历,她同大多数人一样,也曾陷入迷茫。李洋坦诚道:“我很晚才确定考研的目标,在就业和考研之间犹豫不定。”但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更高的自身要求下,她毅然选择了考研。确定考研目标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坚持完成每天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复习进度,不受他人影响。在艰难的考研时期里,所幸身边有给予温暖的家人、老师、朋友,让她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和迎接成功的动力。对于面临选择的同学们,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提前关注各院校的研究生招录情况,尽快确定个人目标。其次,不要闭门造车,在复习过程中多和研友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共同进步。”

 

生活中的李洋(图)

诚于人:敢于担责,服务他人

在李洋看来,责任就是在不同的社会身份下,明白什么该做或者不该做。她认为,没有喜欢,就不会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喜欢也不能长久。当兴趣与责任合而为一,担当就是一种享受。回忆起部门工作期间,她分享道:“加入就业服务中心,开始是因为兴趣,后来更多的则是责任。对部门的责任让我学会在其位而谋其职,合理安排时间。而对部门干事的责任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带给彼此的大学生活积极的影响。”

除了担任学生干部,李洋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乐于奉献。她参加了2017年暑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己所学和以己之力服务基层,帮助解决百姓之需。“一开始会担心和紧张,也会因为艰苦的环境而感到吃力,但收获到受助人民温暖的笑容和简单的谢谢,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她笑道。这是一个特别的过程,也是她不断体验和收获的过程,为时几天的活动,却带给她深远的影响。

 

工作中的李洋(图)

诚于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还记得做课题、写论文,在办公室通宵的日子。”她说,“凌晨三四点的农大很美。”学无止境,李洋踏着属于她的步调行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对于读研期间,她已经做好规划:“研一修完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研二研三计划实习,增加工作经历。”她希望自己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李洋用势必实现的决心和从容不迫的心境认真面对生活,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了更广阔的人生。

责编:赖星辉

审核:薛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