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简介】2015级行政管理三班,是36位优秀学子组成的大家庭,其团支部曾获2017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和2015-2016年度湖南农业大学先进团支部,班级成员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荣誉近百项,此外,班级还曾组织“关爱老人—敬老院之行”、“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个真正重行践知的优秀班集体。
活动中的15级行管三班(图)
全员行动构和谐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一定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在采访班长蔡志雄及团支书常嘉鑫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作为辅导员兼班主任的马若龙老师给班级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马老师是一个积极融入班集体的老师,自她接手班级后便鼓励班委开展各种活动,并切实了解班上同学的各种情况。在老师积极带动下,班委对自己的工作愈发严格要求,班级的任督二脉被完全打通,这正是班长所说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由此,班级成员间的关系在一级一级的传递中变得更加紧密与和谐。但是,由于大学生个性较强,思想较独立,肯定有极少数同学不愿参加集体行动,这时,团支书提到--面对此类问题时,她心中总有一个信念:事在人为——坚持组织活动,一次一次不断改善,总会有一次,会让同学们看到班委的努力,让他们有兴趣加入进来,总有一次,他们会觉得这次活动是有意义的。凭借这股不轻易说放弃的劲及为班级奉献的心,她用真诚一次一次精心安排的活动,让班级中的“独立分子”受到触动,随着时间的沉淀及各级班委的努力,几乎全班同学都融入了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之中。
团支部会议中的15级行管三班(图)
多样活动促发展
其次,充满活力的团支部,也是优秀班集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团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各种党团活动,比如三下乡、党校培训、团干培训等活动,这不仅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丰富理论的理解,也在实践理论的过程中促进着同学间的友谊。团支书还经常组织服务敬老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为社会做贡献的活动,这些自发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知心大姐姐”的团支书也积极组织各种节日活动,她曾在六一儿童节时邀大家去水果屋准备水果盒子,在中秋节时给大家准备小礼品,马老师也在过年过节时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送去温暖,礼轻情意重,欢快的娱乐活动与礼品让班级同学感受到陪伴的温暖,使远离家乡的同学可以将班级当作家,从而使得班级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
手语舞比赛中的15级行管三班(图)
自觉独立求真知
最后,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当然也离不开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风。“我们班同学学习都挺严于律己的。”在采访到班上学习氛围时,班长自信地说。当然,尽职尽责的学习委员对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也影响甚大。学习委员经常为同学整理复习资料,总结课程特点,并且鼓励同学独立自主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使班级平均成绩不断提高,学习氛围逐渐浓厚。除此之外,班上考研报考率达到百分之百,这也与马老师一直实时跟进同学们的考研意愿,并对个别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不开,即使出现个别放弃考研的学生,也是因为身体原因跟不上复习进度。
采访接近尾声,班长认为管理班级应该有一颗大心脏,要看的开,将心比心,与同学的关系才会更融洽;团支书则提出要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看问题,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而学委用一句“穷则无私奉献,达则舍己为人”阐述他们作为班委应做到的一种境界。三人均认为班主任马老师在班级的组织建设初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最初的带动犹如牛顿所说的“第一推动力”,让整个班级从此和谐持久的运转下去。
对于班级的信念,借用班长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即使出发的目标千差万别,终点却毫无疑问却是同一个。不管这一群人有怎样的性格,有多么不同的追求,但他们都在为呵护一个温暖友爱的家庭而努力,为构建一个优秀班集体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赖星辉
审核:薛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