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胡涛,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2014级二班学生。现任材料化学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班级学习委员,曾任班长;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十佳学习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今年,他不仅获得了研究生推免资格,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的荣誉。
参加比赛的胡涛(图)
工作——以诚相待,恩威并济
从大二时的网络与素质拓展中心副主任,到大三的2016级材料化学一班的助理班主任。在学风管理与学风建设中,胡涛拥有许多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他恳切地说道:“身处岗位,无论是作为一名部长还是学长,无论何时都不应该保持一种上位者的高傲,也不会为了让他们做事而使自己事事妥协”。人与人相处,最重要还是以诚相待,而自己作为一名部长,对待干事更应该是软硬皆施,恩威并济,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与此同时,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能力,就如同师傅带学生,他们如果愿意学,我们就要尽力教。
平衡——眼光放低,持之以恒
在每日频繁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胡涛这样说道:“其实,在大学里,想要让学习,工作和生活平衡发展,并不难,但前提是你对这三样要求都不高,就很容易做到。但是,倘若你想把这三样都做到最好,让自己优秀,那就不仅仅要求你要有高效率,还要要求你有恒心,能坚持,不然你拿什么、凭什么比别人优秀。”而提到学习方法时,胡涛认为,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的学习生涯,应该不会有不知道该如何设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做计划,人人都会,只不过能坚持执行计划,持之以恒的人却是寥寥可数,太多人只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胡涛特别强调:“若想在学习工作中有所提升,就应该摆脱拖延症,坚持当日事,当日毕,不仅仅是学习,甚至是在其他所有的工作中都会有显著的进步。”
实验室中的胡涛(图)
规划——稳扎稳打,眼光长远
当胡涛还是一名大一新生时,他就参加过职业生涯竞赛,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对自己的大学四年做出了详尽的计划。他对我们说道:“那时我就对自己发誓,在大学四年中,专业成绩要稳居年级前三,并一次性顺利通过CET4考试与CET6考试,并在大二学年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等考试。”他坦言,在大三学年跟着导师进实验室做课题实验,尽可能发表英文论文,大四学年拿到“优秀毕业生”和拿满四年的全额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一直都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这些胡涛自大一入学三个月后做的计划与想象,到今天,基本全部实现。目前,他已经推免至中科院电气工程研究所的新能源材料研究方向,所以未来的方向,大概就是攻读博士学位,在北京或者上海站住脚跟。胡涛学长从大一时就已经对自己有了严格的要求,并且谨遵自己的每一个计划,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优秀。
发展——人各有志,坚持自我
当问及优秀人物的“同伴效应”时,胡涛表示他非常认同这种效应,但人各有志,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也不一样。他说:“我是属于学术类的,且在大一的时候,碰巧采访到了一位同专业的优秀的学长,是那位学长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与计划,甚至也是那位优秀的学长,让自己对“国家奖学金”有了充足的追求。”如果自己身边有处于迷茫的状态的同学时,他会与他们交心,并尽自己最大努力身处地地为他考虑。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人好地做出决定。
生活中的胡涛(图)
在大学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学术上的探索,一个有趣的有规划的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以后在回忆起大学的时候才不会感到悔恨。采访过后,我们发现了胡涛学长的优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全面的分享无不体现他的人生观。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只要我们还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要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足够优秀!
编辑:高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