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谈心谈话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解决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一场高质量的谈心谈话,能化解学生的困惑,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然而,要让谈心谈话发挥实效,并非易事,需辅导员掌握科学方法与技巧。
一、做好谈话准备,打牢沟通基础
(一)收集学生信息
全面收集学生信息,是开展有效谈心谈话的前提。辅导员要熟悉学生的个人档案,了解其籍贯、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基本信息。同时,通过与任课教师、班级干部、室友交流,获取学生在课堂、班级活动、宿舍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情况等。比如,若辅导员得知某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在宿舍与室友交流较少,且近期学习成绩下滑,便可在谈心谈话时,有的放矢,围绕其家庭和社交问题展开沟通。
(二)明确谈话目的
每次谈心谈话都应有清晰的目的。是为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疏导其心理困扰,还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明确目的,才能在谈话过程中把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目标交流。例如,当发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学习积极性不高时,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沉迷游戏的危害,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娱乐计划,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三)营造谈话氛围
舒适的谈话氛围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敞开心扉。辅导员可选择安静、私密且氛围轻松的场所,如校园内的茶室、心理咨询室等。谈话时,注意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保持微笑,使用温和、亲切的语言,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二、灵活运用技巧,顺利开启谈话
(一)选择恰当开场
好的开场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后续谈话奠定良好基础。辅导员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共同关注的体育赛事、热门影视作品等,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待学生情绪放松后,再自然过渡到谈话主题。例如,与热爱篮球的学生谈心时,可先聊聊近期的篮球比赛,再引入关于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话题。
(二)保持真诚态度
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辅导员在谈话过程中,要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避免使用批评指责的语言,即使学生存在问题,也要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犯错时,辅导员可以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这次的问题,看看怎么避免下次再出现。”
三、认真倾听反馈,增进情感共鸣
(一)专注倾听表达
倾听是谈心谈话的关键环节。辅导员要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认真聆听。不随意打断学生,让其充分表达想法和感受。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及时反馈回应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辅导员要适时给予反馈,表明自己对学生观点的理解。可以通过复述学生的关键语句,如 “你是说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压力很大,对吗?” 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表达对学生感受的认同,如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换做是我,可能也会感到焦虑。” 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四、科学引导方向,解决学生问题
(一)提出建设性意见
当学生寻求帮助时,辅导员要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但要注意,意见不是命令,应引导学生思考,让其自主选择解决方案。例如,对于面临职业选择困惑的学生,辅导员可介绍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所需技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引导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培养积极思维
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助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当学生遇到挫折时,鼓励学生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学生因考试失利而沮丧,辅导员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次考试虽然没考好,但它让我们发现了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下次一定能取得进步。”
五、做好后续跟进,巩固谈话成果
(一)制定跟进计划
谈心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要根据谈话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跟进计划。明确跟进的时间、方式和目标,确保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对于承诺要改变学习态度的学生,辅导员可在一周后与学生再次交流,了解其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持续关注动态
辅导员要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若发现学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出现新的问题,要及时再次开展谈心谈话,调整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大学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需做好充分准备,灵活运用技巧,认真倾听反馈,科学引导方向,并做好后续跟进。只有这样,才能搭建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高校育人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