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歌,岁月阑珊。值得庆幸的是,匆匆十几年,回想起来竟全是满满的收获。不枉一路的打拼奋斗,风雨兼程,换来这一路的风光旖旎。
“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脚踏车或许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存在。也曾幻想过,坐在单杠上的我可以和父亲一起环游世界,看遍风景。后来,一辆小小的摩托车便带走了我所有的好奇,父亲载着我,我便相信一定可以安全回家。几年后,坐在小轿车上的我再也无法找回童年时的感觉,却在偶尔一次和父母饭后散步中,才重拾童年之梦。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不知不觉就少了很多和他们闲谈的机会。直到即将踏上火车,远离家乡,去远方求学时,看到母亲湿润的眼眶,父亲转身的背影,我才恍然发现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而现在无法面对面的谈心,只能时常打一通电话,告诉他们,今天过得如何。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配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南乡子》
注定远离的除了父母,还有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成长之路必定有朋友的支持与鼓励,犹记我们一起向学校申请成立社团,招揽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体味人生百态。青春的脚步来得如此之快,我们便在青春里放歌,尽情挥洒。
偶有不快,阴晴不定之时,他们总是将最温暖最坚强的拥抱给予我。面对困难,我们选择了一起冲刺。历经风雨,拍拍肩膀,仿佛世界一切都变得安好。时间带不走的还有那些一起度过青葱岁月的人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与邻居在楼道上相遇,我会送上一个友善的微笑;与小孩并肩路口,我会小心地照顾他一下;从小贩手中接过零钱,我会轻声说句“谢谢”。
学校的送水工总是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水哥”。不仅是他热衷于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也是同学们对他的尊敬。偶有一次我伤了脚,放学下楼时确有些困难,他毅然放下水桶,坚持送我下楼。后来,再见到他时便主动帮他将空水桶送下楼,接过水票时也微笑着说声“谢谢”,而他却略带尴尬地说了声不用谢,一切都觉得是那么不自然。也许太多的人在接受服务时选择了理所应当的沉默,使这份原应有的感谢成了多余,成为了冰点。
伸出一双手,给对方一个春天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真诚的感谢。这温暖的点滴都能让平凡冷淡的世界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因为这一路有父母朋友的陪伴,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才让我更加坚定地向前走,走过这风光旖旎的十九年,伴着欢乐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