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现场
3月23日下午,人文与外语学院与长沙博物馆组织开展“深化校馆合作,共谋文化传译”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人文与外语学院学院和长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双方签订校馆共建协议。本次校馆共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着深厚的党史和文化底蕴,包括微党课、红色纪录片、展览巡展等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从多个视角学习党史,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现场,长沙博物馆通过“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开展“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巡展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莫华为全体师生党员上了新学期第一堂党课,指出要加强文化自信,坚持立德修身,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双语讲解是一种发挥自己专业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通过讲解,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斑驳的古意发新生,真正做到让‘文物会说话’,让外国游客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学院青禾传译志愿者刘洋同学现场双语讲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象纹大铜铙”及它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的专业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院党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与学院文化育人品牌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将校内专业研学与校外双语志愿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专业本领,助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让全体师生党员在活动参与中践初心、强使命、显担当,切实提升学院党建与文化育人成果。
实习编辑:邓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