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大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了解,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于4月21日在第十三教504室开展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舟军围绕“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困境及其进展”为主题作报告。学院院长朱幸辉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李舟军教授介绍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起源和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阐释出当前人工智能在算力提升、大数据支撑、深度学习发展这三个条件下的迅猛发展形势,同时介绍了AI技术也从运算智能逐步转换到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发展过程。“认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是目前制约人工智能取得更大突破和更广泛应用的关键瓶颈。”李舟军教授说道,然而,自然语言处理是认知智能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难题之一,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报告会上,李舟军详细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任务流程,对NLP的特点、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NLP的复杂性、模糊性、歧义性。随后,他又从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的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对自然语言处理的进展展开讨论。其中,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微调是自然语言处理的新范式,他详细分析了预训练模型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果、五大分支以及领域迁移。同时也表达出自然语言处理的光明前景,并寄语同学们:“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本次学术报告会的开展旨在帮助大学生找到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学习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大学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找到研究热点、创新亮点,使同学们能够坚定学习信心,找准学习方向。
李舟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语言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据挖掘与社交网络分析、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获“中创软件人才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ECIR2010最佳论文奖和2019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
编辑:张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