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雨季,又是一年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每当这时,我的心头总是沉甸甸的,万般滋味萦绕其中,却不知从何诉说。是缅怀,是祭奠,更是一种责任感。
4月3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交接仪式,烈士遗骸遗物将送往沈阳桃仙机场,回归祖国。看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禁感慨万千。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战争中,曾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换来国家的和平。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用热血换来的和平环境中,不仅要用最高的礼遇接他们回家,还要继续守护现在的大好河山,让这些得以传承。
还记得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级之强,毁坏之大。当时还在湖南上小学的我,都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破坏感。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都积极地加入到了对四川的救援中。当时的我还小,却也真切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们家乡的大学生们积极发起灾区捐赠活动。他们挨家挨户地宣传,收集干净的衣物、有用的书籍,筹集善款去帮助灾区重建。有条件的大学生们,参加过救助培训后,就加入救援一线中,去救助更多的人。我仍清晰地记得爸爸的感叹:“有这样的大学生啊,以后国家会越来越兴旺的”。他摸摸我的头,告诉我我长大后也应像他们这般做对社会有用的事。
如果说汶川地震在我心中埋下了身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感的种子,那17年的长沙特大水灾就让这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那是我已是一名准大学生,身边的长辈们因为我能上大学,高兴不已。我却不明白喜从何来,在我看来,这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罢了,就像上完小学,要上初中一样,没什么值得兴奋的。但当我看完一篇报道后,我的想法彻底变了。“为了抵御长沙的特大洪水,长沙高校的大学生们纷纷上了抗洪一线,用衣服,用填满沙子的麻袋堆砌出抗洪线。晚上也没休息,只为抗洪。最终,洪水退去,因为有大学生的加入,长沙的损失减少了不小。”我的心中如有一道暖流流过,我又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了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因为有他们,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强。
如今山河无恙,身为当代大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不妨从身边的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好专业知识,心系祖国,方不负时代所望!
责编:邹予希
审核:高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