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源远流长,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风筝文化在不断沉淀和传承中形成“南有阳江,北有潍坊”的两大流派形式。南国风筝以阳江风筝为代表,已有1400余年的渊源。每逢金秋重阳,秋风送爽,正是放飞纸鸢的最佳时节,一家老小提着风筝秋游成了一种民间约定的习俗。他们感受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寄托对远游亲朋好友的思念。
作为“中国风筝之乡”的阳江,独具特色的风筝就是“灵芝”。“灵芝”是根据民间传统文化《白蛇传》扎致而成,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灵芝”风筝呈椭圆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鹿在白云之下口含灵芝草快乐地跑动着,风吹弦鸣,声传天外。“灵芝”风筝别致精巧,可与北京的“沙燕”和南通的“六角”媲美。除了“灵芝”风筝外,还有“蜈蚣”、“花草鹞”等独特品种,技术精巧,形神兼备,并具有极高的实用和艺术价值。
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塑料印刷风筝逐渐占领传统手工制作风筝的市场。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南国风筝场放飞纸鸢,满大街的塑料印刷风筝琳琅满目,游客很方便地购买到印刷风筝。但是大家都逐渐忘记了深街小巷中那些传统手工的精美风筝。传统风筝手艺人藏在小巷中不受外界浮躁的打扰,沉下心来制作一架又一架实用性强,艺术性高的精致风筝。“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风筝传承人”梁玉泉也看到当今手工风筝被忽视的现状,认为南国风筝不仅要具有传统元素,还需与时俱进的创新。于是,他设计出手掌般大小的“灵芝”风筝旅游纪念品,引起了游客对阳江传统手工风筝的兴趣。他十分希望将这门独特手艺传承下去,好好保留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这也是众多阳江风筝手艺人的共同心声。
政府部门为传承特色风筝传统文化,特意建立了一座风筝陈列馆,供当地的民众和各地游客观赏。政府可以更好地完善风筝陈列馆,融入时尚创新的色彩,让传统与时尚擦出灿烂的火花。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风筝文化节,让群众参与到亲手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环节,感受其中的欢乐,在无形中传承传统风筝文化。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也应该担负起传承南国风筝传统文化的责任,热爱风筝文化,了解风筝文化历史,有机会也可以融入小巷探访老艺人,亲自制作一架属于自己的风筝。大家也可以把新时代的奇思妙想融入传统风筝之中,让时尚青年更感兴趣,拓展传统风筝的发展道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一位传统风筝爱好者呼吁道。
让南国风筝再飞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