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和老人们在一起,才会慢慢感受到生活节奏的凝滞,进而感受到最深层次的生命机理。有时回过头想想三下乡的日子,汗水,疲劳早都不复存在,留在记忆隙罅里的,只是老人们剥去时光外壳的浅笑。
在那样一个七月八月,遍地流火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远离舒适,在社区服务老人,小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次调研。应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行动号召,我们想到了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趋势——智能手机的变化还有新思想,带给老人们。
我们是新世纪的大学生,说来思想前卫,与时代接轨,其实多半是利用好了智能手机,搭上了互联网的大船。为什么我们不去想到把这样一个好处推广给老人呢,老人们买了智能手机无所适从,不晓得为什么要为了互联网而研发出那样丰富的app,他们不会用,也不太想用,他们还是热衷于那种打电话,发信息的手机时代——因而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边缘群体。
有了智能手机,融入互联网之家,我们享受到的福利,他们一样能享受。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确立了调研目标后我们兴奋不已。上午社区服务完成后,下午我们两人一组,随机调查,一直这样坚持了下去,就是希望能深入到老年人群体中,去了解他们,也去改变他们,把大学生最炽热的思想传递开来,造成正面影响。
几十天下来,我们奔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心力憔悴,要让老人接受新概念实在不容易,一开始的概念推广就遇到了难题,直到我们采用“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的方法重新制作问卷,才终于了解到了老人们的想法,最后我们再把形象而具体的回答转化为我们的课题答案。整个过程下来,有些波折,但我们明白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老人们已经在我们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主动接受互联网,使用智能手机了,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账号密码记在本子上,微信的,知乎的,淘宝的,百度的,等等.......
我们心里非常开心。有时坐在老人的膝边就是一下午,无论风吹雨打。现在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们的调研最后能不能将老人们也拉进互联网大家呢?答案不需要解释了,至少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我们已经做了该做的事。
互联网的时代没有你我,离开社区的时候,我们看着孩子们的笑容,老人们的目送,心里有太多太多话想说,往小了看,我们作为一个团体,收获了友情与合作的快乐,往大了看,帮助了老人也是我们的真实目的。
如果非要问我们对结果有什么期望,我只想回答“那必须是一等奖,没有原因,因为我们是大学生,就是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