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谁拍遍栏杆
时间:2014/04/04 12:49:00 来源: 作者:生科院 陈佩 点击: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高傲灵魂所歌吟的绝唱,这是精神的洗礼,生命的涅槃。落日的余晖下,一声长叹,叹华发早生,叹壮志难酬,叹昔日繁华的大宋为何变得如此沉沦。他清楚的看到了统治者们的荒淫无道,百姓们的流离失所,山河的支离破碎,也听到了战场上金戈铁蹄的踏戈之声。

那年,马蹄扬起黄沙,辛弃疾仰望着高远的天空,孤傲的背影与苍茫的天穹构成了无限的落寞,他强烈的报国之心敌不过满朝苟且偷安之心。纸醉金迷的中原看不到满腔报国热血的他,也看不到抛血洒泪的战士,这是一种多么悲天悯人的情怀啊!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向北,是刀光剑影的朔漠,向南,是纸醉金迷的中原。孤傲的他毅然投身于这场飞蛾扑火的抗争中,然而,这些壮志换得的却是一次次的被调动,可是,这又如何,这些完全不能阻挡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他不为个人,只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南宋百姓。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理想,既然放不下,就放手去做。文人骚客的内心世界该有多么强大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用投身汨罗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用淡然素雅的净土来明自己高洁的志向。辛弃疾,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则选择了把栏杆拍遍来发泄自己心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热衷于他,这样一位将国家大事系于心的文人,是源于对他思想的热爱,有时明明知道是飞蛾扑火,明明知道机会渺茫,却仍然选择一战到底,矢志不渝。在他的身上绽放着一种精神之花——责任,这是隐藏于文字之后的高贵,是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崇高思想的组合,他为南宋百姓而不惧粉身碎骨,而非为谋官求职而献身沙场,这是高贵灵魂的凯歌。饱读诗书又如何?若不能投入到安邦定国的大事上来,亦是无用。

仿佛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安逸之路,他们像事不关己一样的悠然过着,正是因为南宋大多数贵族朝臣们选择了偏安一方,苟延残喘的活着,所以如辛弃疾这般的人物才更加显得难能可贵。南宋的统治者们是否真正了解过这位伟大诗人辛弃疾的内心呢?学习诗词并不是简单的背下来,更重要的是要走进这位诗人,了解他的内心,领悟其精神内涵。

时势造英雄,然而诗人的成就却是通过看透社会而获取的,或许有一天,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才会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太过平庸,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缺乏心怀天下的气魄。楚天千里,秋水无际,读着辛弃疾的诗歌,感受着稼轩词人心系百姓的无限爱国情怀。看高楼上的你为谁坚定信念,又为谁拍遍栏杆,看古场上这孤傲的背影与谁共,倩何人唤取,揾去你心中苦闷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