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许久的策划,我与我的队友终于前往邵阳市白仓镇进行“三下乡”调研活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同时也是此次活动的工作者,我们带着责任、干劲、好奇来到白仓镇。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就注定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旅途。
木之屋
这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房子,虽及不上什么名胜,却别有风味。它坐落在镇政府院内,据了解,房子建于新中国成立前期,当时地主顺应新中国政治改革,成为公用房,至今仍有人居住且保存完好。
乍一看,并无非常处,仔细一看,不由得发出声声赞叹。走近房子,房前种的蔬菜花果着实有一番田园风情。触摸进出的小门,由衷的赞叹道传统建筑——无华却大美。全木质的房子里的昏暗光线展示着它年代的面貌,与周围现代化的房屋相比,又平添几分古老气息。屋内有一个小院子,古阁楼造型别具一格,古香古色的雕刻,似带我们回到六十年前,墙壁上满满的毛主席语录,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们一字一句将其誊写上去,每日认真学习的摸样,那是一种对新中国火一般的热爱。尤其是建筑内抬头即见空中白云的天井,直达苍穹的气势,令人一震。此情此景,真正的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戏中狮
早听闻白仓镇是“文化之都”,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在《西凉伎》中如是说:“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白居易所写即为传神。
一个翻身跃起,小辫子师傅惊倒众人。狮子瞪着铜铃大眼,张开血盆大口,一跃一翻,金黄色的毛发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为逼真。它一会摇头一会蹲下,一会一怒跃起朝你嘶吼,一会俯身朝你撒娇,好一个惟妙惟肖的表演,煞是可爱。
舞狮队里的师傅都是顶呱呱的人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果然是这样。少年时学艺,十多年的苦练,成就如火纯情的功力。如今,他们奔赴各地进行表演,而且专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舞龙舞狮人才。
他的国
晚上,从街道一路走过来,说说笑笑的一行人,看着熙熙攘攘的灯火人群,一股股暖意涌上心头。少了城市的通明灯火,也少了那份喧嚣,间或可以看到,老大爷老奶奶坐在房前,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拍手,时而捧胸,好是欢乐自在。街边有人放着音乐,跳着广场舞,旋律在人群中穿梭,带动着空气也跟着不停地跳动,大叔大婶们的舞姿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小孩子们更不用说了,他们三五成群地集在一起,跳皮筋的,打弹珠的,丢沙包的,跳格子的……一个两三岁的小家伙眼巴巴的看着他的哥哥姐姐们玩儿,百无聊赖只好趴在地上哭,旁边的小哥哥无奈的把他抱起来带着他一起去玩儿,小家伙立马破涕为笑,还朝其他人扮了个鬼脸,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了……看着他们的笑脸,我们也不禁扬起嘴角微笑,真是美好的童年哪!
这是一个温暖、充满人情味的国度,他们淳朴自然、热情好客,及它最宝贵的财富——优美的环境,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艺术,还有那朴实的乡情。我不禁想,快活的活着就是简单的追求你生活里的笑容。
如有机会,我定要去看看变脸、高跷等艺术,领略中华的传统艺术,感受瑰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