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父母便是他们的翅膀。”然而,对于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而言,没有了那双想象的翅膀,他们如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翱翔?
顶着炎炎烈日,我们在绿树丛中穿梭,采访了几个村的留守儿童。其中,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
12岁的肖婷是个积极乐观的女孩,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没有太多的惊讶与胆怯,简单了解之后便很大方的和我们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出生八个月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后来有了弟弟,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姐弟俩不仅学习成绩好,姐姐喜欢看书,画画,弟弟喜欢运动,姐弟俩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她们姐弟俩来说,父母永远都是爱自己的,尽管他们不能陪在自己身边,隔三差五和爸妈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便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肖佳鹏兄妹。刚到他家的时候,兄妹俩正放下打渔器械。肖佳鹏也是12岁,黝黑的皮肤象征着他丰富的生活:上山,下河游泳……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似乎显得有些拘谨和局促不安。队员花费好的力气才打开他的心扉。兄妹二人不仅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且朋友也很少,哥哥还经常和人打架。由于长期没有和因贩毒入狱的父母取得联系,兄妹二人都很想念父母,见他们一面成了二人最奢侈的梦……
这俩对兄妹,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可是他们的方向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难道真是造化弄人?
在他们的世界里,父母便是他们的全部。离开了父母,他们就感觉像是绿树没有了阳光,不能茁壮成长。他们的确就是这样的小树苗,等待着浇灌。肖婷的父母给了她鼓励与支持,教会了她乐观与积极,她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而肖佳鹏的父母,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想念,带给他的是误解,他似乎有点迷茫。然而,这紧紧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每个人明明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什么时候,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自己慢慢形成的。也许他们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人:他们自己。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是最重要的主体。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独自去面对。也许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这还很早。可是,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不管父母在不在身边,他们应该像爱父母那样爱惜自己,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们都应该给自己一份别致的爱。或许,在学习上,他们可以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虽然不需要为了追寻满分而努力,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确实无可非议的。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这个把他们爸妈从身边拉走的陌生的社会,确立自己的目标,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在生活中,他们可以结交很多朋友,和他们一起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他们还可以在自己自己烦恼或者有困难的时候,获得必要的帮助,减轻随着年龄一起长大的压力,让自己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承受了太多本不该他们承受的,他们太累了。可是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办法似乎有一个,那便是:给自己一份别致的爱,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更要爱父母和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