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毅行走完几天了,从开始走第一步到走完最后一步,我都感觉像做梦一样。这两天仔细回忆了毅行途中,才动笔写下这份感受。
事,只有做了才知道。百里毅行,没我想的那么容易,亦无我想的那么困难。没那么简单在于它的前期准备。我们要租帐篷,和他们谈价钱,准备雨具和返程的车票及路上的备用品等。各种零零碎碎的东西我原以为很多是多余的,可真当走在路上时,才知道它多么的重要。
说实话,一开始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时我是很纠结的,纠结于我能走完全程吗?会给队友拖后腿吗?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原因正是在于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完,所以我想试试。能不能走完,只有走了才知道。而最终的结果是走的第一天,我们以前100名的身份提前到达湘潭。行走的过程,原来没我想象的难。后来我想,如果当时我没去,如果我最后退缩了,现在的我,看着他们一个个满脸疲惫却挂着微笑的回来,听到他们说着旅途的快乐,我会是什么感受,是难过?是后悔?亦或是可惜?或许都有,但走到终点的那份喜悦是我感受不到的,那份油然而生的自信与自豪亦是我体会不到的。人总是有惰性的,像每次早起上早自习,我都不愿意爬起来,百般纠结,但最后还是会起床上自习,不是害怕扣那么一分,而是害怕养成自己的惰性,因为有了第一次就难免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怕的是自己惰性的膨胀,享受惰性其中,难以自拔。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任力也一样,一个一直不自信的人,一天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了,若这件事成了,那这是对他的自信力的一个无比的认可,以后他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反之若失败了,这个人会觉得自己果真这般无用,或许再难相信自己一次了。这次毅行,亦是给我这个不自信的人的一点点希望,告诉我,或许我并没想象中的弱,所谓的困难也并没想象中的难。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真理。在毅行途中,看到的绝大部分是学生,而且是来自各地的大学生,都很有礼貌,很随和,和他们很容易聊得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过旅游经历,途中听他们讲那些旅游经历与感触,才发现自己思想的陈旧,知识面的狭窄。自己那自以为满足的上课、吃饭、上网的单曲循环生活在他们面前都不敢提起,浅陋无比。我,十九岁的年纪却过着九十岁老太太的生活。想想,这是对青春多大的亵渎啊!当然,这不仅是对于我,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我们九零后中。年轻,是一种资本,是我们站在人家面前,高傲的说,我能尽情奔跑,我能尽情欢唱,我能在雨中疯狂的呐喊的资本。因为年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一颗火热的心,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与狂。可是现在的我,却像昏庸的君王一样,埋没它,滥用它,挥霍它后还无耻的说,原来年轻也不过如此。
岁月如流水,不断逝去却又源源而来,唯有青春一去不复返。或许再我们年轻时,无法做出像孙中山、毛泽东那样的革命伟业,但也应像保尔说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次小小的旅途,着实让我重读了我的青春。
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两天的行走,很多人都吃不消,特别是女生,但最后都走到了终点,因为,路途再长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开始报名时是必须四人一组的,以组中最慢组员到达的时间为终止时间。所以途中就得充分发挥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了。因此,在途中你会常常看到强壮的男生背着疲惫受伤的女生一起走了。有的人走的是100公里,实际走的是50公里;有的人走的是100公里,实际却是150公里。50公里,让心与心的距离不再遥远。
一个周末,两天,48小时。如果我没有参加毅行,一个周末也就那么过去了,过后我也不会想起,毕竟那只是我过的那么多个周末中的一个,更别说是简简单单的两天,48个小时了。然而这个周末,因为我在途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风景,遇见了不同的人,体味了不同的感受,因此它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记。这个旅途,让人疲惫让人欢喜的旅途,我庆幸我没有错过,更庆幸我参加在大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