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才觉时间溜得如此之快,然而我的状态仍停留在二月的季节里,依旧颓靡无为,随行的天气近期也都是惨淡阴霾。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孤独狂徒吧。即使在生活,也都是平淡的主调里充斥着无聊的气息。几乎多数人是“夜猫”,或多或少会有失眠。我习惯每天“签到”,也不知道是缘于怎样的想法,大概是想清醒地记住不敢面对的今天和永远也留不住找不回的昨天,任时间敲击耳膜记录着这样的常态,然后恍惚明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空白虚度里早被瓦解了一些想法,消磨一点点意志和失去为某些类似梦想的念头的冲动,渐渐缺失行动能力。其实还是很不希望被淘汰,然而那种主动性不受自己掌握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明明在自己手中的机会却轻易浪费掉,这样就不能说可惜,应该是可恨了。我该怎么想清楚之后的日子呢?“一事无成、迷茫半世、庸碌一生...”来形容么?
一直在迷茫,从未走出来,一直在犹豫,流失了机会,一直在路上,只是在某个地方停留了太久方向有些模糊。前几天在用手机登QQ的时候出现一个“高考倒计时100天,为理想加油!”诶,“理想”这个词多遥远啊,比梦想更飘渺,当初我们还设想从“坟墓堆爬出来,走过挤人的独木桥”会有更美好的生活等着我们,那里有着最向往的自由,后来会有被比自己大些的人告诉:大学或许是我们最后的单纯时光了。也会被步入社会的人用一种羡慕的语气说:多希望现在自己也是在读书啊。我们或许一笑置之又或者不屑,我们迟早会是步入社会大军队的人,没必要觉得庆幸,也不必觉得自己还算高人一等。实际上我们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仔细想想最应该责怪的是自己,没拥有过是自己没有把握,得不到的就别奢望了,现在还是多考虑下怎么往下走,多打算下未来,多打理下自己零乱的生活。
人与人总是相互羡慕的,也是相互对比的,我们会羡慕是因小部分的积极上进和大部分的眼红,我们多半是被对比,这样既迎合了多数人的心理也在短期里激励自己。似乎自己常被认为是胸无大志、理想主义中幻想成分居多、不够积极上进的人,不过自己觉得运气不差吧。
彼年,想起了那个爱看着天空的自己,有着简单的想法,想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时,心里很空很空,但不是寂寞,大概是无奈。
彼年,想念那些写信的日子,有着期盼和相信,有着预知的梦;此时,联系的人渐少,走进生活的人更少,连梦都远离了。
彼年,可以毫无心机地谈天说笑;此时,沉默变成了一种代表。
彼年,虽算不上多愁善感,却也总能被几首好歌或几个故事而感动;此时,愈发觉察心的冷漠,想被感动都未能找到可以激发那种情绪的因子。
而这么些年,唯一相同的是一直都是一个人,单身这个问题我并不觉得就是遗憾,感情的事最好还是“宁缺毋滥”,哪怕这样的说法是安慰话。
好久没有看过日落黄昏了,也没有那么望着天空学着思考了,也好久没有一种谓之“年少轻狂”的感觉,也没有学着叛逆。马马虎虎地把少年给弄丢了,然后迷迷糊糊地把青春苍老了,那之后呢?我不希望以后我只能“被”怎样,我只想我已经怎样做到了,我并不需要向那些看我笑话的人汇报我的失败,我只需要对自己坦诚和负责,以及对我所爱的人一个好的交待。
我想今年能和一些人在毕业前去一次丽江,带个单反,背个旅行包,开始一次旅行的意义。
唯一不是很突然的想法便是流浪,独行,当一个旅客,不需要太多的羁绊,谁都不会给我自由的梦,除了我的心,还生机地跃动着。
(责编:肖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