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个词儿,总感觉这个词儿里又自己想要的味儿。余兴不同于旅游,旅行重于“行”,有一种散文般的形散而神聚的意味。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它更关注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欣赏风景的心情。而旅游不同,旅游在于“游”,其感受的是一种走马观花似地进行视觉的扩充,而缺少的是一种行者的思考和一路上情感的的体验。
旅行过于闲散的形式是一种行者的洒脱。在某个阳光灿烂午后抑或是某个朝阳初升的清晨,带上自己简单的行囊,走过自己熟悉的街市,去往一个陌生的充满新奇的地方。旅行可以没有旅游指南,仅仅只是追随自己的心,可以没有风俗简介,仅仅只是以一个不速之客的身份走进一个陌生的人群,体验曾经并未经历的种种。
旅游则不同,它仿佛是从时间的夹缝里抽出几日空闲,开始一段忙碌的地域体验。作为一个旅游客,也许怀揣着相机,为自己的短暂停留留下一个映像。当某个忘却的日子来临,面对那些映像,可以证明自己曾走过。
旅行者背着自己的行囊,行走于阡陌之间,走过那些不是景点的地儿,去感受那儿本真的美好;携着一份欣然的心情,用心去体味这片土地的芬芳,用心去亲吻去感动去爱抚他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旅行者也许也会携着相机同行,在某个想留恋的瞬间定格,将其变为永恒。旅行者留下的映像不是因为某处景色过于艳丽,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美好的感动。他感动偶遇的幸运,感动于出发的恰是时候。
旅行不只是为了欣赏更多是为了感受,感受种种平日里没有的味道。记得以前熟识的一些朋友都有一个关于西藏的梦。因为那儿有高山上的风马旗,有风马旗对面的圣洁的雪山,有太阳下穿着皮袄的脱了一支袖子的姑娘。有人慕名于它的“世界屋脊”的称号,想在高的地方把世界看得更清;有人喜欢它还没来得及现代化的原生态的本真;同样还有人喜欢那儿淳朴的藏民的味道。
以前给自己要去沙漠旅行,去大草原骑马,去热带雨林露营,去大海潜水。形形色色的旅行团打出几日游的美妙体验的招牌,自己以前的理解是那也说一种方便、省事儿的旅行方式,可后来发现这种旅游无法实现我的梦想,快餐式的体验无法感受我要的味道。
(责编:刘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