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是那么的伤人。二月的风雨已成灰鸦,三月的阳光何处寻她。但我还是想企盼蔚蓝,因为,悲伤已成往事,岁月何苦再蹉跎?只有让天空的每一处蔚蓝都伴随我们成长,就像我们的呼吸,一刻都不停止。让自己的所做所为都沐浴阳光。少一点仇恨与报复,多一点宽容与大度。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哪一位丰功志伟的人不是有着超人的胸怀和博大的气度?
每一次过年,我都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世上还能活多少年。每一年的过去,或是喜,又或是悲,那都已成往事。二十多岁的自己经常在想,在正常情况下,我不过还有五、六十年。真正可以用来奋斗的也就只有三、四十年。都说人是万物的主宰,但人却是那么的脆弱与不堪一击。有一天,我驻足在学校的一棵古树旁,一种思绪萦绕在我心头。这么一颗树木可以活这么多年,沐浴阳光,沐浴春风,历经四季更迭的沧桑。而它却丝毫没有退却。相反,它却多了一份稳重与成熟。看到它突然我有了一种想法。我想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但是,似乎人生来就是用来吃苦的。不论是这种苦还是那种苦。总的来说,人是百味终归于苦。尽然如此,我们无法逃避,能做的只有忍受痛苦。有一个词语是这么写的“痛定思痛”痛和苦不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而且,时刻追随于我们左右。有时让人觉得甚是讨厌。但又想想,如果人生没有了苦痛,那么生活似乎也没有了滋味。我们本来就是一直在面对苦痛战胜苦痛。没有了苦痛就没有了挑战也就没有了奋斗下去的动力。在传说中有叫独孤求败的人。据说他是武功到了极致,无人可敌。他只求一败。但誓与愿违。最终,在郁郁寡欢中死去。这么一个人还是摆脱不了苦痛。所以我觉的苦是百味之源。
在高中时的教室里有这样一句警语“把吃苦当做吃补,一辈子吃着苦,一辈子受着补”我觉得写得非常有道理。原因何在?在前面已经说过,人生摆脱不了痛苦,痛苦与我们生死相随。既然如此,这一警句就写示了一种态度:人生当豁达,人生当珍惜,人生当努力。
野草尚且不惧严寒,蝼蚁尚且偷生。作为我们人,没有理由怨天怪地,逃避痛苦。竟而在悲伤中蹉跎,最后还是在通苦中死去。短短人生路,二十多年的上学生涯,走上社会已经是快奔三的人了。到了五、六十岁就又到了退休的时间。真正的事业时间也不过匆匆二十几年。如何让这二十几年大放光彩,战胜很多的苦难?我想这与读书生涯至关重要。从读书时代起就磨练意志,学会战胜困难,懂得让悲伤成为过去,不再蹉跎岁月。这应该才是征途。
红枫落叶,也不忘记为大自然添上美丽的一笔。上古之佛,也还化身舍利保佑万代民众。它们离去的悲伤已然成为往事,岁月的伟大终结自然不再蹉跎。这才是真正实现了让悲伤成为往事,岁月不再蹉跎。
(责编:刘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