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论《老子》的当代价值
时间:2011/05/27 19:30:53 来源: 作者:体艺院 蔡进 点击:

老子---与孔子齐名的中国古代伟大圣贤。他传承、阐扬了古典“道术”和《周易》的义理,并且吸取当时印度、波斯等地的优秀思想文化,结合当时实际生活的启迪,开创了“道学”,构建了人类第一个哲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老子思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末期,社会正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时代。他的一生起伏跌荡,曲折多变,饱受苍桑,最后看到周王朝没落衰微,遂弃官归里,设坛教书。老子五十多岁时,受王室内斗的牵连,曾逃往鲁国,孔子向其学礼。老子七十岁,西出函谷关奔秦,“关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老子的一生,始终站在劳动人民一方,鞭挞统治者,孜孜以求,建立一个使人民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公有制理想社会。翻开《老子》,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哲学体系。老子既对燧人氏以来古代光学技术加以精辟概括和总结,又从当时高度发展的冶铁技术中汲取营养,把具体事物升华到哲学的高度。老子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首先是提出的概念;其次,是最先发现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方法。它是中华文明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东方古代文明宝塔尖上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老子所提出的主要思想包括“恒道”和玄德两个。 “道可道,非恒道”,人类所期盼的正道、光明之道即老子所说的“恒道”。这个“道”从时间看,比化生万物的天地还要久远而且无始无终;从空间看,它无边无际包容万物;从作用看,它是精神和物质的源头,是永不枯竭的原始生命力。这就打破了神创造人的神话,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恒道”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树立起人类统一了物质和精神的理性丰碑。而老子的“玄德”是联系幽深恒道和理想圣人的红线,他主张柔弱为主调,发扬顺承随时、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坤德精神。人若要保持玄德的生命永不穷尽,就必须做到坚守恒道、知足长足。以玄德修养自家使之富裕充实,继以玄德修养乡里使之成长发扬,再以玄德修养全国使之丰美盛壮,最后以玄德修养天下使之广阔博大。老子的“恒道”和“玄德”贯穿了其思想的整个体系,是老子毕生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所以要考察老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就必须以老子的恒道观和玄德观为奠基石,进而向外拓展发掘其它伟大的思想,这样我们才可以综合把握老子的伟大之处,做到古今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