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业大学堂第二十四期:匡远配教授主讲“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图)
匡远配教授主讲第二十四期修业大学堂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包治百病的政策,而是在大背景、大格局下,农业在供需和分配等多方面综合中找到的一把造福农业、造福农民的钥匙。”11月17日下午,在生命科学楼国际会议厅举行的第二十四期修业大学堂讲座上,匡远配教授如是说。此次讲座由经济院院长匡远配主讲。副校长曹福祥教授主持。学工部、改革发展处相关负责人,经济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
匡远配教授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意义及改革途径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增长点转变的背景下,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和一个重要节点,应全面拉长农业“四化同步”短腿,补齐农村“全面小康”短板。“改革就是改要素的分配”,匡教授着重强调了供给与需求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他提出,要避免内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假象,应致力于提供人们需要的产品,做到“三量齐增”,实现供求平衡。就此观点,匡教授延伸讨论了其他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问题,包括双重挤压导致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财政金融关联性、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及农民增收困难共五大问题。同时,匡教授就改革的三方面目标、三条底线及五个原则做出了解释,并对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进行了拓展说明。他点明,要抓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推动改革的着力点,发挥智库专家的作用,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福当代的中国农民,实现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曹福祥副校长总结,匡远配教授的观点不仅有广度,更具有深度,其对现阶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详细讲解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观点独到。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就同学对农业改革方式与农民利益是否存在冲突这一疑问,匡教授明确表示,我们的土地改革基本方向是对的,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会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在“供给侧结构”的热话题下,我们要从农业视角看到农业转型的急迫性,避免实体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虚拟经济冲击。
匡远配是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经济学院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十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是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社科联青联委员会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的智库专家。近年来在《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农业技术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厅级项目等8项。科研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第六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论文特等奖1项。曾经接受过新华社、中国商报等媒体采访,曾在CCTV-7录制农业政策解读和扶贫政策等方面的视频课程。
(学工部 唐勇轩 蒋书琦)
微信链接:http://mp.weixin.qq.com/s/-T9WHPFeSk_F1AHpwQVhfw